SETE 2025深圳国际储能技术展览会【官方网站】
2025年08月26日-28日  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(宝安新馆)
Language:

储能产业细分市场分析

2023-10-30 12:53:58

3.1 储能产业链框架


图片


3.2 不同储能技术在储能容量、储能时长等方面存在差异


图片


3.3 不同储能技术优劣势、应用场景等方面存在差异


传统储能方式抽水蓄能发展成熟,但建设周期长 受自然条任限制,末来发展空间有限, 新型储能项目成本仍然过高。




3.4 抽水蓄能:受自然条件限制,建设周期长,市场格局相对稳定,以大型国企为主


抽水蓄能是指在用电处在低谷时期,新能源发电多、电网不能完全消纳时,抽水蓄能机组将水从下水库抽到上水库,将电能转化为势能储存起来;在用电高峰时期,抽水蓄能机组开启发电模式,释放上水库的水,推动水轮机发电,将势能转化为电能。抽水蓄能是当前最经济的大规模储能技术,但储能设备选址受限,项目开发周期较长。


图片


3.5 压缩空气储能:未来长时储能主流路线之一,大型央企、民企是主要推动力量


压缩空气储能,在电网负荷低谷期将电能用于压缩空气,并将空气高压密封;在电网负荷高峰期,释放压缩空气,推动汽轮机发电。压缩空气储能是一种能够实现大容量、长时间储能的电力储能系统,是极具潜力的大规模储能技术。压缩空气储能可分为补燃式和非补燃式两类,我国现有投产均为非补燃式,其中蓄热式(绝热)系统为主流。


图片


3.6 飞轮储能:短时、高频、大功率充放电,应用于不间断电源、轨道交通等领域


飞轮储能是一种源于航天的先进物理储能技术,是指利用电能驱动飞轮高速旋转,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, 在需要的时候通过飞轮惯性拖动电机发电,将储存的机械能变为电能输出(即所谓的飞轮放电)的一种储能方式。适用于不间断电源 (UPS)、轨道交通、电网调频、电网调峰等高功率、短时间放电、频繁充放电的场景。


图片

3.7 重力储能:技术验证阶段,处于商业化早期

重力储能是一种机械储能,基于高度落差对储能介质进行升降,从而完成储能系统的充放电过程。在电价低谷阶段,电网电力富余时,重力储能系统驱动电机将重物移至高处,将电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存储;在电价高峰阶段,电网急需电力时,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驱动发电机发电。目前重力储能仍处于发展初期,主要有活塞式重力储能、悬挂式重力储能、混凝士砌块储能塔、山地重力储能等类型。

图片


3.8 氢储能:为大规模储能提供新思路;以高压储氢为主,固态储氢技术上有待突破然


氢储能将水电解得到氢气和氧气,利用富余的电力大规模制氢,将电能转化为氢能储存企业,在电力输送不足时利用氢气通过燃料电池或其他方式转化为电能。氢储能是极具发展潜力的规模化储氢技术,可用于氢燃料电池汽车、可再生能源消纳、电网削峰填谷、用户冷热电气联供、微电网等场景。如何实现经济、高效、安全的储氢技术,是氢利用走向实用化、产业化的关键。


图片


3.9 热储能:熔盐储热作为一种长时大容量储能技术,应用于光热发电和火电机组改造


光热发电经过“光能-热能机械能-电能”的转化过程,通过反射镜、聚光镜等聚热器将采集的太阳能汇集到集热车专置,加热集热装置内熔盐等传热介质,传热介质经过换热装置将水加热到高温高压蒸汽,蒸汽驱动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。熔盐作为传热介质实现太阳能到热能的转换,作为储能介质可以实现将热能和电能的双向转换,适用于光热电站、火电厂储能改造、工业余热储能、风光弃电储能、交通运输储能等多种领域。


图片


3.10 电化学储能:产业链完备,锂电池主导,工商业储能引领


电化学储能利用电化学电池将电能储存起来,在需要时释放电能。电化学储能包含锂电池、铅酸电池、钠硫电池、液流电池等,是目前应用范围最广、发展潜力最大的电力储能技术,其中锂电池占据主导,以宁德时代、比亚迪为代表,液流电池、钠电池末来有望得到推广应用。按应用领域分类可分为动力电池、储能电池、消费电池,在源网荷电力系统中,作为新能源配储、辅助电网侧调峰调频、工商业储能备电等。


图片


3.11 储能应用场景: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,担当基础重要角色


2021年3月,中央首次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;2023年1月,国家能源局印发《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(征求意见稿)》,新型电力系统是以确保能源电力安全为基本前提、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电力需求为首要目标、以最大化消纳系能源为主要任务,以“源网荷储〞互动与多功能互补为支撑,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。电源侧:储能产品可在用电谷时存储电力,用电高峰时释放电力,补充用电缺口,弥补新能源发展的问歇性和波动性问题;电网侧:储能通过大规模存储和释放,用于调峰、调频等辅助服务系统及备用,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;用户侧:解决用户侧能源短缺并提供能源修复,保障正常工作、生活用电。


图片


3.12 储能应用场景:源网荷储互动,协调调度,保障电力安全稳定运行


储能技术可实现电力在供应端、输送端和用户端之间的稳定运行,是可再生能源发电实现供需稳定的重要条件。


图片